39樂季

顯示月曆
音樂會一覽

中樂無疆界「國際作曲家高峰會」

音樂探秘

中樂無疆界「國際作曲家高峰會」

日期/時間
28-29/2, 1/3/2016 晚上 8:00
地點
香港演藝學院
票價
$500
由香港中樂團籌劃的「中樂無疆界」國際音樂活動,將邀請海內外作曲家於 2016 年舉行的「國際作曲家高峰會」分享創作心得和樂曲的配器特色。此外,更會與本地及國際作曲家協會合作,於 2017 年舉行「國際作曲大賽」,促進大型中樂作品創作。
 
樂團自 1977 年成立以來,一直積極推動新創作。經樂團委約創作及編寫的樂曲至今已逾 2,300 多首,建樹深受海內外的認同,於 2002 及 2007 年獲得有關獎項如下:
 
香港國際現代音樂節頒贈「最傑出弘揚現代中樂榮譽大獎」(2002)
 
亞洲作曲家同盟頒發「最傑出弘揚亞洲現代音樂榮譽大獎」(2007)
 
除香港中樂團多年來持續推動大型中樂合奏的新創作外,各地中樂團近年來也積極委約與推動新創作。經過眾多音樂工作者長年累月的努力,雖不乏優秀作品,但仍有不少作品基於作曲家缺乏對中國樂器的演奏法、配器法及音樂語言的知識而未能成功。有見及此,樂團遂舉辦「中樂無疆界」活動,目標如下:
 
  • 讓大型中樂合奏的藝術形式成為國際音樂創作的表現平台。把大型中樂合奏變成全世界接受的國際音樂語言,使之與世界連結,除在香港及國際推動發展大型中樂合奏的藝術形式外,更可為香港本地創作人才建立國際平台,透過此平台向國際音樂界展現其創作才華。
  • 鼓勵大型中樂合奏創作,於國際及香港發掘和培育年青一代的大型中樂合奏創作人才。結集前人經驗,為日後創作提供珍貴的參考資料,提升作品的藝術質量。與本地及或國際伙伴合作,促進香港中樂行業發展,為日後在國際舞台上的文化交流活動提供當代作曲家的優秀作品。
藝術總監的話
中樂的傳承繫於創作這一命脈,而作曲家則宛如強大的能量樞紐,源源不絕地為作品灌注養份,滋潤每一位觀眾的心靈。.
 
作為享有「香港文化大使」美譽的香港中樂團,我們十分榮幸能為中樂藝術貢獻一份力量,迄今來自歐洲、北美洲、非洲及亞洲等地的作曲家的委約和委編作品已超過 2,300 首。隨着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愈來愈多作曲家嘗試以大型中樂的形式來創作他們的作品,因此大型中樂創作的專業知識、經驗分享和深入研討便顯得尤其重要。在這樣一個大環境裡,我們決定以「音樂無疆界」的概念來舉辦 2016 年的「國際作曲家高峰會」及 2017 年的「國際作曲大賽」──前者邀請大型中樂創作中具代表性的華人和非華人作曲家,通過他們的成功作品作為實例,分享其創作心得和配器特色,以及如何透過記譜法、配器法和樂器法讓樂器的音樂和搭配獲得最佳效果,這不論對年輕作曲家或專業作曲家都是彌足珍貴的參考;而作曲大賽則致力培育新血,鼓勵創作,讓海內外的年輕作曲家都有發表作品的機會,體現我們對香港未來的中樂發展的一種承擔。
 
是次高峰會上獲邀擔任講者的作曲家無不走過許多迂迴的心路歷程,經過反覆的嘗試和探索,才有成功作品得以傳世,其實戰經驗千金難買。誠如香港作曲家聯會創會主席曾葉發所說:「寫一個作品就像派十個探子去探路,其中九個摔死了,才有一位探子幸運地找到一條活路,安全而回。他找到的路是否可行沒人知道,但正因為開闢了這條路,後繼者才可沿路持續探索。中樂發展就是如此。」我們計劃將這些寶貴的發言和經驗分享結集成冊,並製成影音資料放上網絡平台,為未來的年輕作曲家提供方便,也讓海內外樂迷認識大型中樂的魅力。
 
香港中樂團深信中樂無分疆界,只求達到音樂最高境界。我們再度為海內外作曲家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指日可待,歡迎您的參與!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
閻惠昌
「中樂無疆界」相關活動日程表
「人為」創作 「求真」經驗 ─「中樂無疆界—國際作曲家高峰會」導言

周凡夫

香港中樂團繼 1997 年舉辦「中國民族管弦樂發展的方向與展望」研討會以來,今次舉辦「中樂無疆界—國際作曲家高峰會」已是樂團過去二十年來第五次舉辦音樂創作交流活動,過去每次舉辦此類活動,既是作曲家在音樂創作上的一次檢閱、交流,亦是相互砥礪,再度起步向另一新高點出發的新開始。
 
音樂發展與創作的「矛盾」
人類音樂發展過程,是一個帶有「矛盾」因素在內的文化遞變過程。就音樂作為藝術的本質而言,追求的精神和作品要展示的,都是「求真」的成果,音樂中要展示的是一種「真」的感情、「真」的感受;然而,藝術本身的創作行為,卻是一種「人為」的過程,也就是說,音樂的創作是「人為」的,本質上便一如「人為」兩個字併合為一而成的「偽」字。揭穿來看,音樂亦一如其他藝術創作,都是通過人的創作思維「無中生有」地去產生出「真」的作品。
 
同時,音樂更加微妙和複雜之處,便在於作曲家這種從無到有的「人為」作「偽」成為「傳真」藝術的過程,能否感動聽眾,往往會是音樂作品能否達到「真」的一個重要驗證,那就涉及從創作到將音符從樂譜化為音響音樂的二度創作(演出),再由此感動聽眾,甚至再經樂評回饋到作曲家,既是技術上的,亦是音樂美學上的、音樂心理學上的課題。
 
人類音樂發展,主要便在這種帶有「矛盾」本質的音樂創作活動牽頭帶動下向前走。過去數百年來,人類社會相對較為簡單,作曲家的創作活動往往祇會是個人的創作思維行為,產生作品後,通過公開演出、評論回饋等活動,再發揮作曲同行接觸交流的相互刺激,來帶動並形成推動音樂發展的潮流。這個過程既是很「個人」的創作,但卻務須要各方面作出「集體」的配合,如何將「個人」和「集體」的矛盾消除,形成推動音樂發展的動力,便至為重要了。
 
中國音樂發展自信能量
明乎此,便可以見出人類音樂發展不斷向前推進,是一個複雜漫長,會受到主觀上、客觀上眾多變數影響而無法預料的過程。近百年來的中國音樂發展就更峰迴路轉。過千年的中國音樂發展,本來便是不斷吸收周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特別是不同樂器的一個融合過程,及後清末國勢衰弱下,才出現面對自歐洲傳來「強勢」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在中國淪為「二等音樂」,甚至一度失去了前進發展的動力,但隨著世界發展,中國音樂的前進發展動力,自上一世紀八十年代以後,便明顯地不斷提升起來,中國音樂發展的自信能量又回來了!
 
如果說,1920 年鄭覲文成立的大同樂會(前身是 1918 年成立的琴瑟學社),於 1929 年組建的大樂隊是中國大型民族樂團發展的濫觴,至今未足百年。這種在西方音樂以「強權」式姿勢進入中國之時誕生的中國「新音樂」形式,即使被語帶貶意地指是「模仿」西方管弦樂團的產物,但經過近百年來無數音樂工作者的不斷努力探索,不斷從失敗中吸收經驗,這種大型民族樂團儘管仍在不同地域存在著中樂團、華樂團、民樂團、國樂團的不同稱謂,但即使有再多質疑,亦已不能動搖這已是能承載著現今中國人生活、中國人情感,展示現今中國人面貌很重要的一種中國音樂「工具」的地位。
 
目的增強音樂創作力量
大型民族樂團此一地位得以堅定確立,不在於經濟力量,不在於政治力量,而在於大量成熟的民族樂團作品,祇有音樂作品才能產生音樂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來堅定此一地位;祇有此類音樂作品繼續成為推動中國音樂發展前進的重要力量,大型民族樂團的地位,才能像西方管弦樂團那樣繼續存在,而這亦正是西方管弦樂團能夠成為全球性展示不同民族情感的「音樂工具」的原因。
 
在人類社會已進入廿一世紀全球化的資訊年代,中國的大型民族樂團命運與音樂創作緊密地綑綁在一起,已是清楚不過之事;過去十多年來,香港中樂團先後舉辦過「21世紀國際作曲大賽」及「大型中樂作品創作研討會」(2000 年)、探討中國音樂在現代的生存環境及其發展」座談會(2002 年 ),和「第四屆中樂國際研討會—傳承與流變」活動,目的亦是不言而喻,毋須宣示都可以知道,那是從增強音樂創作力量來繼續確立大型民族樂團的存在地位外,更是促進中國音樂發展很重要的交流活動。
 
創作「求真」實戰經驗分享
這次「中樂無疆界—國際作曲家高峰會」活動,除了像過去幾次那樣發揮讓來自各地的作曲家,及關心音樂創作的人士相互交流、交誼的平台作用外,還會更具體地就個人創作經驗,採用具體作品,甚至通過樂團現場示範演出作為實例,加以分析分享來進行互動交流,那就是更為「實戰」式的經驗分享;也就是會藉著這次活動,將原是個人的「人為」創作過程、「求真」經驗,經過互動方式來加強交流效果,以求能在集思廣益之下,就其實仍存在著大量發展空間的民族樂團樂配器法、旋律法,甚至樂隊擺位和演出效果的關係等方面進行具有實效的索。
 
此外,研討主題還會就過往好些一直較被忽略,但對中國音樂發展存在著一定障礙的問題,進行更深入和具體的探討:如環保胡琴等樂器改革的音效對作曲配器的影響、現今大型民族樂團編制標準、記譜法、演奏法、甚至樂器命名等中文和英文名稱的統一……同時,今次更特別安排樂團樂師分享將音符從樂譜化為音響音樂的二度創作過程中的經驗,這些分享和探討的成果將對民族樂團作品的創作帶來積極性刺激。
 
吸納外來文化增強動力
無可否認,西方管弦樂團經過三、四百年的發展,在配器法、旋律法,甚至二十世紀百花齊放的「各師各法」,都能為大型民族樂團音樂創作提供有益有用的參考;更有甚者,中國民族樂器(獨奏)與西方管弦樂團的結合,和「倒過來」西方樂器(獨奏)與中國民族樂團的結合,過往雖然有好些作曲家在此兩個領域中做出不錯的成績,但同樣地仍有極大的發展及探索空間。
 
可以說,現今種種現象,都讓大家見出中國音樂吸納外來音樂文化,以之來增強發展推動音樂的動力的年代又再出現了。這次香港中樂團的「中樂無疆界」活動的取名,便是將視野超脫中國音樂,提升一個「無疆界」的概念,這並非是指參與這次活動的還包括對中國音樂創作具有經驗的外國作曲家,而是將中國音樂視為人類音樂發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份。祇有這樣,中國音樂的明天,和中國大型民族樂團的未來,當會迎接璀璨時刻的來臨!但無論如何,這次「中樂無疆界—國際作曲家高峰會」的成果及由此發揮的促進激勵效應,對香港中樂團繼 2000 年舉辦「21世紀國際作曲大賽」後,將會再次舉辦的國際性作曲比賽,當可作出更大的期待,期待會有更多成熟的民族樂團作品出現。
 
謹以此作為今次「中樂無疆界—國際作曲家高峰會」的祝願。
「樂旅中國X中樂無疆界」音樂會
縱橫中西,神遊古今
音樂創作是中國民族管弦樂發展關鍵之所牽,更是開啓中國音樂文化與世界交流之所繫。在探索民族器樂交響化的道路上,多位作曲大師開疆拓境,以深厚的中華文化與卓越的創作語法,構築「縱橫中西,神遊古今」的無界之境。
 
音樂會配合「中樂無疆界」研討會主題,選演多首在配器極具代表性和開拓性的大型中樂作品,包含林樂培於1993 年獲選為廿世紀華人經典作品《秋決》、彭修文以絕妙配器描繪月光下大千世界的《月兒高》、趙季平名聞中外的影視經典《大紅燈籠高高掛》、郭文景為中國竹笛發展史上譜下的一部里程碑《愁空山》、Dirk Bosse以西方作曲家角度展示「世界觀」的中樂作品《萬聖節舞曲》,以及音樂鬼才劉星於80年代寫下第一首融合爵士的大型中樂創作《第二民族交響樂》。與我們一起跨越疆界,聽見中國當代民族音樂的無窮魅力!
 
27/2/2016(六)
晚上8:00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指揮:閻惠昌
笛子:唐俊喬

月兒高 古曲 彭修文編曲
秋決 林樂培曲
悲調 朱踐耳曲
 
中場休息
 
S交響組曲 大紅燈籠高高掛 (選段)為民樂隊、京劇打擊樂、女聲合唱而作 趙季平曲

萬聖節舞曲
(選段)德克‧布洛斯曲
 
笛子協奏曲
愁空山 — 為竹笛及民族管弦樂隊而作 郭文景曲
第一樂章:廣板 
第二樂章:快板 
第三樂章:行板 
 
第二民族交響樂 劉星曲
下載音樂會訂票表格

 
國際作曲家高峰會簡章
宗旨
大型民族樂隊作品的成敗往往繫於「配器」,不同配器會產生不同的聲響效果及風格。但民族樂器的配器法至今仍存在很大的探討空間,為此,本次國際作曲家高峰會,除邀請作曲家分享其創作過程外,更特別就配器方面分享心得。透過經驗分享與交流,讓作曲同行,特別是年青一代的作曲家,能夠對中國樂器的特性有更深一層認識,並且對中樂配器和樂隊編制上能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亦為有志參加「中樂無疆界──國際作曲比賽」的作曲家們提供彌足珍貴的參考資料。
 
在本次高峰會中,將特別安排樂隊現場示範演出,透過作曲家講解,參加者能夠現場聽到不同配器所產生不同的樂隊聲響,也能夠讓參與者感受到不同配器作品呈現的效果。
 
為鼓勵大型中樂創作,本次高峰會中,更特別設立「闔興乎來,全球徵曲」活動,不分種族、地域和地位,凡有興趣創作大型中樂者,特別是作曲系學生,均歡迎參加,遞交作品。獲選樂曲將會安排於大型中樂創作高峰會現場由香港中樂團演奏,作曲家亦可在現場講述自己的創作概念,並可為自己的作品錄音,以及進行討論交流。
 
相關內容簡介
本次高峰會將包含下列主要範疇:
  1. 曾為大型中樂創作的海內外的作曲家(包括華籍與非華籍),以其作品作為實例,分享創作心得和配器特色。
  2. 挑選配器優秀的大型中樂作品,由香港中樂團示範演出作為實例分享。
  3. 討論當代中樂記譜法、演奏法,資料收集大型中樂合奏的樂器命名及樂隊編制分類等,提供一個資訊平台,讓大家分享。
  4. 為鼓勵作曲家參與大型中樂創作高峰會,透過徵選 3 分鐘以內之樂曲,由香港中樂團演奏,作曲家可為自己的作品錄音,並進行討論,詳請請參閱簡章。
  5. 另設「十個不要」環節,由樂團演奏家指出樂器的音域及演奏時的規限,讓作曲家能更了解樂器的特性,並發揮出最大效果。也邀請了中樂愛好者與團體代表分享他們在排練及委約創作的寶貴經驗。
  6. 高峰會本次特別規劃了「向大師致敬」環節,由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及駐團指揮周熙杰講解彭修文及劉文金兩位大師之經典作品。
國際作曲家高峰會*日程
國際作曲家高峰會「闔興乎來,全球徵曲」 活動簡章及表格
為鼓勵大型中樂創作,本次高峰會中,特別設立「闔興乎來,全球徵曲」活動,不分種族、地域和地位,凡有興趣創作大型中樂者,特別是作曲系學生,均歡迎參加,遞交作品。獲選樂曲將會安排於大型中樂創作高峰會現場由香港中樂團演奏,作曲家亦可在現場講述自己的創作概念,並可為自己的作品錄音,以及進行討論交流。
 
徵曲內容:
作品形式:大型中樂合奏
作品時間為 3 分鐘之內,並以中樂團提供之編制進行創作,若於評審過程中發現創作未符合樂團所提供之編制,評審有權不採納。
(樂隊編制及樂團一般樂器音域表請見手冊,並可瀏覽樂團網站 www.hkco.org)
 
交稿期限:
2015 年 10 月 31 日之前(以郵戳為憑)以郵寄方式寄至香港中樂團,郵寄信封請註明【國際作曲家高峰會「闔興乎來,全球徵曲」活動】交稿時請附上總譜一份、報名表、個人簡介、以及樂譜電子檔案,Sibelius 7 版(或以下)或 Finale 2014 版(或以下)與 PDF 格式。
 
作品演出:
入選作品者,將於 2016 年 2 月國際作曲家高峰會中發表演出,且可豁免相關註冊費用。
 
下載國際作曲家高峰會「闔興乎來,全球徵曲」活動報名表格
國際作曲大賽簡章
宗旨及簡介:
音樂的歷史發展,源於作曲家長期積累的創作,香港中樂團一直致力促進大型中樂作品創作,而對於各種作品的配器使用,更是高度的關注。本次國際作曲比賽不設國籍、身份、年齡等限制,希望以音樂無疆界的地球村概念,發掘更多優秀創作人才,亦為作曲家提供一個發表創作和交流的平台。
 
參賽資格:
  1. 不限年齡及國籍。
  2. 所提交之作品需為三年內的全新創作,未曾獲得任何獎項及公開發表。
  3. 若同時參加「合奏」及「獨奏與樂隊」兩個組別,每人每組限交一首作品參賽。

 
截止日期: 
參賽作品必須聯同相關報名表格及資料於 2016 年 10 月 31 日(以郵戳為憑)或以前送交香港皇后大道中 345 號上環市政大廈七樓香港中樂團。信封面請註明「2017 國際作曲大賽」。
 
創作內容: 
  1. 必須是原創作品。
  2. 創作形式可為合奏或「獨奏與樂隊」。*
  3. 獨奏樂器僅限於下列樂器選擇一件:
    (1) 吹管:笛子、笙、嗩吶、管
    (2) 拉弦:高胡、二胡、中胡、革胡、低革
    (3) 彈撥:箏、琵琶、小阮、中阮、大阮、三弦
    (4) 敲擊:大鼓+排鼓(5 個)、三音鑼、一組木魚(至多 5 個)**
  4. 若作品以香港為題材,須於報名時註明 。
* 樂隊為大型樂團,於創作時請考量獨奏樂器儘量不使用麥克風作擴音(古琴除外)。
** 可任選其中一樣樂器,最多可使用上述所有敲擊樂器 。
樂器示範及音域
 
獎項及獎金:
原創作品
最佳合奏
最佳獨奏與樂隊
獎金HKD100,000
獎金HKD100,000
最佳香港題材作品 獎金HKD20,000
優秀青年作曲家獎(35 歲或以下) 獎金HKD30,000
最佳配器獎(1-3 名) 獎金HKD20,000
現場觀眾投票選出「觀眾最喜愛原創作品」獎盃

 
評審:
  1. 作品必須是為大型中樂團所創作,並請依照樂團所提供之編制創作,切勿超出所限制之人數以及樂器種類。敲擊樂部份(編制詳見第 44 頁之「樂團編制表」),由於樂團共 6 位敲擊演奏員,創作時擊樂人數請勿超過 6 位,參賽者必須在總譜上以數字 1 至 6,清楚列明每位敲擊樂演奏員的演奏部份。
  2. 作品時長為 6 分鐘至 15 分鐘,不限樂章數目。
  3. 評選委員會將由參賽作品中選出決賽者與得獎者,若評審委員會認為競逐某一獎項的參賽作品不達得獎之要求,該組別獎項名額可從缺。
  4. 所有賽果將以評審團的決定為依歸。
  5. 入選決賽作品,將於 2017 年香港藝術節音樂會中
  6. 演奏並進行決賽評選。

創作作品之版權:

  1. 凡入選作品,香港中樂團擁有環球播放及比賽完結兩年內優先出版(錄音及樂譜)之權利,並無需支付參賽者任何費用。
  2. 樂團擁有作品於參賽過程中的錄影、錄音權,所錄製的影音產品將可用於非商業之相關宣傳用途。


參賽注意事項
  1. 參賽者須提交之資料:
    (1) 請清晰填寫報名表格, 並附上近照兩張(3.5x5 厘米)及身分證(或護照)影印本一份。
    (2) 錄音或錄影檔(非必須,若能提供,僅作評審參考用途)。
    (3) 總譜請以電子檔案 PDF 與 Sibelius 7 版(或以下)或 Finale 2014 版(或以下)格式儲存在光碟中,於報名時一同遞交。
    (4) 總譜以 A3 裝訂 2 份,並以五線譜記譜及香港中樂團樂器編制以內為依據。請按照樂團提供之總譜格式作曲(詳見第 45 頁)。
    (5) 提交之樂譜請清晰註明演奏所需時間、音樂之演奏速度、符號或特別演奏需求等。
    (6) 請勿於總譜上寫上任何關於參賽者姓名等資料。
  2. 參賽者所提交之作品,於截止日期後不可收回、換曲或修訂,但主辦機構保留與作曲家就演奏上的技術問題商討與修訂的權利。
  3. 如任何獎項組別超過一名得獎者,獎金將平均分配(主辦機構保留最終決定權)。
  4. 凡入選作品,香港中樂團擁有環球播放及優先出版(錄音及樂譜)的權利。
  5. 得獎作品的版權均歸作曲家所有,若日後其他樂團有意演奏該獲獎作品時,需在節目單上註明該樂曲乃是次作曲比賽之得獎作品。
  6. 其他於決賽中落選的優秀作品,可能被安排在香港中樂團日後的音樂會中演奏。
  7. 涉嫌抄襲、剽竊之作品,縱使入選或得獎,也將被取消資格,涉事的參賽者需交還獎牌、獎金等予香港中樂團。
  8. 有關大型中樂團之樂器介紹及示範片段,可瀏覽中樂團網站 www.hkco.org。
  9. 如有任何爭議,以主辦機構的最後決定為準。